十堰百姓生活郧西巧工匠汪礼根用粮食创造

北京的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仔细看《乡韵》,你会发现画中的黑色部分全部由芝麻拼成,人和物都是用五谷一粒粒拼贴出来的,画面逼真立体,惟妙惟肖。

利用粮食的自然形状和颜色,经过防腐处理,加之染、切、拼、粘、排、雕等工艺,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在纸板上拼粘各种图案。在业内,粮食画作品有“将粮食变成金沙”的美称。

在郧西县上津镇,民间艺人汪礼根拥有一双“点粮成金”的巧手,他创作的粮食画屡屡获得全国性比赛大奖,14幅作品被收入邮政“国家名片”。

制作一幅粮食画需要10多道工序

今年42岁的汪礼根,出生于郧西县上津镇吴家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4岁时突发高烧,导致一只耳朵失去听力。虽然听力不好,但他头脑灵活,心灵手巧。

年春,汪礼根在玩游戏时受到启发:“我可以把粮食粘到画布上,做粮食画。”他买来胶水,找来五谷杂粮,开始摸索用粮食作画。

“创作粮食画的过程充满艰辛,要会选主题、会构图,有各类粮食种子,还要经过繁杂的制作工序。”汪礼根说,一幅作品主题确定好了,需要制版、构图,然后进行粮食选种、浸药、蒸熏、晾晒、粘贴、增亮、定色、封面、装框等10多个工序。

选种是粮食画创作中的一大难题。汪礼根介绍,创作之初,他发现很多需要搭配颜色的粮食材料不足,得想方设法去购买。年,他需要一种七彩米,上网搜索发现云南盛产七彩米,可一时找不到去云南的朋友。收集不到粮食材料,他只得把粮食画放在一边,和叔叔去外地建筑工地打工。打工过程中,他利用休息时间去山里采集粮食材料。他的举动打动了建筑工地的老板,老板和家人发动他们在全国各地的朋友,帮汪礼根买到七彩米等粮食材料,最终那幅粮食画得以顺利完成。

年至今,汪礼根先后去过天津、陕西、山西、上海等地,收集了几十种粮食,又摸索出防腐防虫等处理方法,使粮食画能够不生虫、不发霉,长期保存。

用粮食作画不仅特别,而且画作很精美,汪礼根很快成了家乡名人。他受邀带着十几幅粮食画参加郧西县第三届七夕文化旅游节特色商品展,其中一幅惟妙惟肖的粮食画《牛郎织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6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