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一代代华夏儿女。然而受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多次就长江禁捕工作从战略全局高度和长远发展角度提出明确要求,“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个是治污,一个是治岸,一个是治渔”“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
渔政执法船队从长江武汉段江面驶过。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长江口禁捕管理区,鄱阳湖、洞庭湖2个大型通江湖泊,大渡河等7条重要支流实行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一年来,禁捕水域非法捕捞高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基本实现应帮尽帮应保尽保,水生生物资源逐步恢复,长江禁渔效果初步显现。
☆构建政策框架“四梁八柱”
遏制非法捕捞高发态势☆
年12月,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上任伊始就到湖北调研,强调充分认识长江“十年禁渔”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迎难而上、慎终如始、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确保长江“十年禁渔”令行禁止、落地见效。
今年,农业农村部把长江禁捕退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要求,先后印发了《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三年强基础”重点任务实施方案》《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年)》《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等方案和规定,从政策层面为长江禁捕搭建三年、五年、十年的政策框架。
无人机拍摄的长江南通段。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长江十年禁捕史无前例,渔政执法管理需要多措并举、各方发力。”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说。
为此,农业农村部先后制定了重大渔业违法违规案件挂牌督办、非法捕捞案件涉案物品认(鉴)定和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评估、网格化管理、专项(特许)捕捞管理、天然水域垂钓管理、禁用捕捞工具名录、渔政执法工作规范等政策制度,进一步完善禁捕执法监管的具体制度体系,为十年禁渔提供法律保障。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是汉江出陕入鄂的最后门户,这里江面平坦开阔,对岸是湖北省郧西县,顺流而下进入十堰市郧阳区,过去时常有不法分子利用三地执法空隙偷猎捕鱼。今年初,白河县主动对接邻省邻县签订了“禁渔联合执法合作协议”,跨省际的合作有效打击了非法捕捞行为。湖南省浏阳市建设覆盖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三大河流的“智慧渔政系统”,于今年11月投入启用,推动禁渔监管向信息化、智慧型转变。
今年,农业农村部依托长江渔政特编执法船队和16个部省共建共管渔政基地,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先后组织开展8次流域性同步执法行动,对非法捕捞形成有力震慑。
据统计,1-11月,15省市共开通举报电话个,共出动渔政执法人员.3万人次、执法船艇14.5万艘次,清理“三无”涉渔船舶艘,清理违规网具26.2万顶,查办案件1.2万起,查获涉案船舶艘,查获涉案人员1.2万人,司法移送人。
同时,随着长江禁捕退捕系列公益广告《十年禁渔 共护长江》的持续宣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十年禁渔理念深入人心。
☆盯紧急难愁盼帮扶到实处
退捕渔民生计得到持续保障☆
做好长江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工作,事关渔民群众福祉、渔区社会稳定。今年4月,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湖南调研时指出,要紧盯渔民安置保障和执法监管这两头,确保长江“十年禁渔”起好步、管得住。
今年6月23日,农业农村部在江西省鄱阳县举办了长江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培训“暖心行动”启动会,多名长江退捕渔民参加了为期15天的第一期就业帮扶培训班。还组织50多家渔业及相关行业企业参加现场招聘会,名渔民现场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参加了培训深受启发、收获很大!”十一前夕,参加了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的“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人才培训班”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王明武、赵安顺等6名长江退捕渔民跟来自周边区县的多位退捕渔民纷纷表示。走出培训班,学员们对今后的就业选择有了新认知新目标。
“上岸”后的退捕渔民徐保安(前右)在一家鞋业公司加工车间内工作。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沿江各地开展就业帮扶培训班余期,培训退捕渔民1.9万余人。农业农村部把聚焦退捕渔民“急难愁盼”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办到渔民心坎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组织实施‘暖心行动’,就是为了让退捕渔民上岸就业有出路、长远生计有保障。”
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筹措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捕捞证回收、退捕渔船网具补偿、渔民过渡期补助、就业培训、购买社会保险等退捕渔民安置事项。截至今年11月底,沿江10省(市)重点水域需转产就业退捕渔民基数为13.01万人,已落实转产就业13万人,占需转产就业基数的99.97%;重点水域共落实社会保障17.16万人,实现应保尽保。
☆打通洄游通道结合增殖放流
水生生物资源恢复趋势初显☆
长江流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具典型性的区域,是地球上极其宝贵的水生生物宝库。水生生物多样性被视为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
“长江三鲜”之首的刀鲚俗称刀鱼,是长江流域江海性洄游生物的“旗舰种”。长江下游沿岸有历史悠久的春季品尝刀鲚的饮食传统,20世纪70年代,最高年捕捞量还有过4多吨的历史记录。可近年来刀鲚捕捞量锐减,市场上出现了连年高价的窘境。同为“长江三鲜”的鲥鱼早已绝迹,野生河鲀数量极少。
长期以来,由于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挖砂采石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据监测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濒危鱼类物种已达92种,历史有分布但近年未采集的鱼类种数高达余种,接近长江鱼类总数的1/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鱀豚和白鲟已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数量仅存头,葛洲坝下中华鲟亲鱼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多尾降至年的不足20尾,自然产卵自年开始连续4年中断,长江鲟自然繁殖于年左右停止,野外自然种群基本绝迹。
充分利用渔业捕捞生产活动从长江中全部退出的十年禁渔窗口期,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保护理念,加速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12月10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安徽省人民政府在芜湖举行了年长江水生生物科学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活动放流中华鲟、胭脂鱼等珍贵濒危鱼类和长吻鮠、青鱼等长江重要鱼类共计10万余尾。
在长江大保护实践中,除了努力减少水质污染等措施外,十年禁渔是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直接的抓手。农业农村部制定并推动实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拯救珍稀濒危物种,健全完善资源监测网络,建立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同时还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长江禁渔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通知》,对科学规范增殖放流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湖北省洪湖市老湾乡江豚湾社区因守着一段7公里长、江豚经常出没的江汊而得名。这里水面宽阔,江流舒缓,被划为江豚自然保护区。渔民刘治龙退捕后,主动上交了渔船和捕捞证,做起了护鱼员,每天三次雷打不动在这段江堤巡护。
三代打渔为生的刘治龙对江豚并不陌生,每次巡护,他都会通过观察江面上的波纹查看江豚。“禁捕后,江豚的生活环境不被打扰了,饵料充足了。这段江里最少有两头江豚长期活动,有时还能一天看到好几次。”
在湖北省宜昌市江边,长江江豚在水中嬉戏。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长江口水域是通江达海的“咽喉要道”,是众多江海洄游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和洄游通道。禁渔以来,农业农村部牵头成立长江口禁捕工作协调机制,设立专项整治组和联合执法指挥部,发布通告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进行联合调度、综合治理。长江口“两省一市”共出动执法人员7.32万人次,清理非法网具20多万顶实现“四无”,禁捕前的“天罗地网”乱象得到根本扭转,水生生物江海洄游通道初步打通。
持续监测显示,年率先实施全面禁捕的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现在鱼类资源明显恢复,多样性水平逐步提升,特有鱼类种类数由禁捕前的32种上升至37种,资源量达到禁捕前的1.95倍。鄱阳湖、洞庭湖、湖北宜昌和长江中下游江段江豚群体出现的频率明显增加,20年未见的鳤鱼在洞庭湖被重新监测到,刀鱼现在能够上溯至长江中游和鄱阳湖。多个迹象表明,禁捕一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状况逐步好转,长江禁捕效果初步显现。
“长江禁渔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政治任务,成绩来之不易。”马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做到“露头就打”,切实巩固“四清四无”成果;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确保不会对长江十年禁渔大局造成影响的前提下,指导相关省(市)科学审慎研究探索特定资源专项(特许)捕捞和相关水域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方案,确保禁捕管理秩序和资源恢复效果。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冯建伟
延伸阅读
年农业农村十大亮点①:粮食产量创新高大国粮仓根基牢年农业农村十大亮点②:生猪恢复提前完成产能调控稳定周期年农业农村十大亮点③:扭住要害不放松藏粮于地开新局
年农业农村十大亮点④:五大行动全面启动种业振兴顺利开局
年农业农村十大亮点⑤: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赋能产业绿色高质
来源:农民日报
图片:新华社
监制:黄慧编辑:陈艺娇刘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