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说“七夕”

文/卢忠仁

音乐之声-知音04:19来自白浪情

“七夕节”是一个与“牛郎织女”传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有人叫“夫妻节”、“爱人节”、“情侣节”,还有人参照西方的“情人节”,把中国的“七夕”叫中国的“情人节”。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和追求。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寄寓人们纯真的审美理想,体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包含着人们对幸福家庭的期盼,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在中国过去、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过重要的影响,在将来中国社会生活中也还将发挥重要影响。因此说,“七夕”节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美好思想感情的节日,它蕴涵着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社会安定的文化文化精神。

一、“七夕节”的起源及历代书写

“七夕”节源远流长,起源很早,也很复杂。历代关于“七夕”的书写汗牛充栋。

1、“七夕”名称与文献记载

“年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古历7月7日叫“七夕节”。“七夕节”别名很多,至少有12个别名:七姐节、拜七姐、七姐诞、七娘会、七夕祭、乞巧节、巧夕节、巧节会、女儿节、牛公牛婆节、魁星节、晒书节。(织女,传说是“七仙女”中最小者,被称“七姐”。)

关于牵牛星、织女星和牛郎织女传说的文献记载和书写很早也很多,笔者在此引录15则古代牛郎织女故事的文献书写。

(1)、西汉戴德的《大戴礼》中收录的《夏小正》中,有“是月织女向东”的记载。(《夏小正》成书年代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是夏朝的历书。如果此说成立,那么织女的传说就有年左右了。)

(2)、《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qi)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3)、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战国秦简《日书》有牵牛娶织女之说。

(4)、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有:“织女,天帝孙也。”

(5)、西汉《淮南子》云:“七月七日夜,乌鹊填成桥而渡织女。”

(6)、东汉的《古诗十九首》有歌颂牛郎织女的诗歌:“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7)、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刘劭《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8)、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7云:“桂阳城五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牵牛。’世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

(9)、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等人编纂的《艺文类聚》卷4引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七月》云:“七日……食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注谓:“此二星神当会。”(“河鼓”即牵牛)

(10)、南北朝刘宋时期的东阳无疑的《齐谐记》中牛郎织女故事已经有了完整的情节。

(11)、南北朝齐殷芸《小说》《月令广义.七月令》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12)、唐代李善注曹植的诗《九咏》云:“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牵牛、织女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13)、唐人韩鄂《岁华纪丽.七夕》云:“鹊桥已成,织女将渡。”

(14)、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4有“七夕”节众多习俗的记载。

(15)、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七夕,人家设花果酒肴于庭心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

2、“七夕”节源远流长

“七夕”节的起源很早,传说众多。“七夕节”从西周开始出现,已有近3千年的历史,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西周有“织女”星宿之说出现。《诗经》中有牛郎织女诗。西汉班固《西都赋》曰:“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本无涯。”西汉《淮南子》云:“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东汉张衡《西京赋》云:“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宋代太平兴国3年(年)7月朝廷下诏:“七夕佳辰著于甲令,今之习俗多用六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七夕”是一个起源很早、且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节日。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相传有3个:一说据史料和文物古迹考证,长安斗门是牛郎织女传说最重要的流传地之一。二说甘肃陇南西河县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西河还有著名的《迎巧歌》。三说在湖北郧西县。郧西有条“天河”,发源秦岭南麓,全长69公里。郧西人有一种说法:“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而在祖国的版图上,只有郧西有一条“天河”。清代诗人王树德在《天河》一诗中写道:“群山万壑助讴吟,牵牛天河情更深。细看衣裳飞洒处,站立虹桥忽归林。”①

牛郎、织女的起源(神话母题)究竟是什么,已很难考证。人们为什么把“七月七”叫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有专家认为:农历七月初正处秋季的第一季,即“孟秋”时节,夏天刚过,天高气爽,时节美好。为什么定为“七月初七”即“七月七”,有专家认为是出于中国人图吉祥数字即成双成对的数字的传统心理。如“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九月九”等节日都是如此。也有专家说出于人们对“七”这个数目字的神秘崇拜有关。

“牛郎织女”传说与中国其它三大传说:即“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孟姜女”传说、《白蛇传》传说等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四大传说”之一。而在“四大传说”中“牛郎织女”传说居首位,在民间广为传颂,妇孺皆知。年5月,“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七夕”与天星崇拜和天象观测。

牵牛、织女,本为天上星宿,七夕节原型为祭祀天上星辰。农历7月7正是初秋即“孟秋”,与立秋季节相合,农作物趋于成熟,人们在季节转换时刻拜祭星神。后来慢慢演变成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神与人之恋、神与人之爱、神与人之会、神与人之婚、神与人之家。这既与人们星辰崇拜、祭祀星辰有关,同时也与出现科学的观象活动有关。人们在观天象中发现银河东西两岸有两颗隔河相望的明亮的星星。(银河,又名:河汉、星汉、天河、星河、绛河)人们便想象到二者是情人、夫妻关系。于是逐步产生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神话传说,七夕也逐渐从祭祀星神的活动逐渐演变、演绎为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意蕴美好的七夕节令及文化。

4、“七夕”与中国农耕文明

除了上面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牛郎织女传说与中国农耕文明出现、发育和成熟有关。考古工作者在江西仙人洞、湖南玉蟾岩、浙江上山遗址……都发现有距今1——1.2万年的水稻遗存。有说在距今1万年,稻作和粟作农业在中国南、北方分别起源。还有说距今年“南稲北粟”两大农业体系已形成。近年考古还发现在北方仰韶文化的众多遗址、北京门头沟遗址、内蒙古兴隆沟遗址有距今年的粟米、黍子、谷物栽培证据。考古还证明在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南、北方如郑州、浙江等地已有养蚕活动、织丝技术出现。中国农耕文明在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已有采集栽培农作物已出现。而动物驯化包括黄牛、水牛、马、猪、狗等早已在年前已出现。后来随着铁器的出现,又出现了驾驭牛、马犁耕的技术。

总之,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已逐渐进入男耕女织(男耕田、女织布)的农耕文明时代,即人们称道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牧歌时代。②在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高度成熟的西周时代,古代人们的“神话思维”自然会从地上的男耕女织联想、想象到银河两岸隔河相望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两颗星星的爱恋关系和男耕女织的夫妻生活。或是人们从天上隔河相望的两颗星星,联想到地上的农村的男耕女织的夫妻生活,……

总之,是人们把现实生活中的男耕女织、稻黍蔬菜、桑麻纺织、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投射到浩渺的天空,又把浩渺的天空中的隔河相望的牵牛、织女星、金牛星投射到人间。……这样天上人间、人间天上的双重想象,便出现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神话传说。这大概就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神话思维”吧?!这大概就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农耕文明背景吧?!。

5、“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完整叙说

明代以后牛郎织女故事进一步丰富完整,情节更加复杂曲折,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包括牛郎织女相识、结婚、生子、天帝愤怒、捉回天上、王母逼迫用簪划界限、分离银河两岸、永恒相望相守、一年鹊桥一夜相会……等等元素无限丰富。在文学领域中最完整、最丰富、最系统的书写牛郎织女故事的是明代文人朱名世所编的4卷小说《牛郎织女传》。

《牛郎织女传》中的牛郎织女故事梗概如下:书中说,牵牛星本是玉帝身边的第12位金童;织女星本是斗牛宫第七位仙女、是玉帝之婿张天君的女儿,也就是玉帝的外孙女,故又称“天孙织女”,叫“张七姐”。一次金童与织女在王母娘娘处偶然相见,互相发生好感,金童向织女“眼角传情”,织女也向金童“嫣然一笑”。

二人的“眼角传情”被王母发现,便向玉帝告发了此事。玉帝决定斩首金童,因太上老君求情,玉帝网开一面,便令太白金星将金童贬送下凡间,投胎在一牛氏家族的牛员外家。同时将织女发送到天河东边的云锦宫织锦。而陪伴牛郎的那头水牛本是天上的“金牛星”,因犯天条,在太白金星的帮助下投胎到人间牛员外家的母牛体内,转生为一头水牛。牠后来和牛郎相依为命,帮助和成全牛郎、织女相爱、成家、生子。后来牛郎织女被天帝捉拿上天庭,水牛又驮着牛郎和一对儿女上升到天上与织女相会。而此时王母娘娘仍然怒气未消,就用银簪在牛郎织女中间划了一道界限,把牛郎及一对儿女与织女分离在银河两岸。天帝只允许牛郎织女一年中的七月七日在银河上的“乌鹊桥”上相会一晚,第二天黎明又得分开。③

20世纪60年代,中国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问世,使得牛郎织女故事家喻户晓。据《光明日报》报道:“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工作者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口头文学进行拉网式普查,获得了第一手口头文学资料。陈泳超先生据此主编的《中国牛郎织女的传说.民间文学卷》,收录涉及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篇。”④涉及全国东西南北中各地的牛郎织女的各种版本中的民间传说。可见,牛郎织女故事在民间的普及率之高。

6、“七夕”的审美意蕴

中国农历7月7日的“七夕”节,有人模仿西方的“情人节”(2月14日。)叫中国的“情人节”,也可以。要知道,中国“七夕节”比西方的“情人节”内容更丰富、文化意蕴更深厚、表现的夫妻情感更纯粹,可叫“爱情节”、“夫妻节”。这既有罗曼蒂克(浪漫)的味道,又有民族文化色彩。

“七夕节”中有牛郎织女7月7日在银河上的“鹊桥会”的神话故事,比西方“情人节”更美丽、更动人。牛郎织女故事表现的七夕节,体现了天地、人神、男女的三重沟通意蕴,还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理念,即所谓“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理念,比西方“情人节”的文化底蕴更深厚。

“牛郎织女”神话故事,表现的爱情:忠贞、深情、凄婉、美丽、动人。故事中歌颂了牛郎织女的忠贞、善良、孝道、诚实等的美德;歌颂了牛郎织女的耕织、持家、勤劳、朴实的品质;歌颂了牛郎织女的机智、聪颖、心灵、手巧的素质。(牛郎织女的传说后来还衍生出“姊妹版”——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即“天仙配”,有黄梅戏和电影《天仙配》,歌颂的主题也是神与人的爱情。)

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研究了史前文化阶段及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后得出结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的胜利,乃是随着私有制出现的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他还得出结论说未来的理想婚姻形式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中国的“牛郎织女”传说与西周时期出现的“男耕女织”和“一夫一妻”的“专偶婚姻”息息相关。“牛郎织女”传说体现了文明时代人们对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期盼、肯定、向往和坚守。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牛郎勤劳、善良、忠厚;织女美丽、智慧、贤淑。他们二者的爱情既执着又勇敢、既忠贞又浪漫。同时他们的男耕女织又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朴实勤劳的优秀品质。而他们的隔河相望、天各一方、一年一会的凄美故事又令人同情、伤感和惋惜,这种同情、伤感和惋惜是凄婉悲戚的美的感情。所以说,牛郎织女”传说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和中国人的美好情感寄托。

总之,“七夕”是对人间真情的歌颂、是对人间爱情的歌颂、是对人间善良的歌颂、是对人间美德的歌颂、……这种歌颂,寄寓了中国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七夕节”的习俗(重点说“乞巧”)

“七夕节”还衍生出很多与牛郎织女相联系的民俗活动。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4有关于“七夕”节众多习俗的记载:“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著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吴自牧的记载,可谓是七夕的全民式、仪式性习俗的详细记载,传达出七夕节的众多民俗和文化密码。

(一)“七夕节”习俗众多。

“七夕节”的习俗很多,如:祭祀、乞巧、祈愿、娱乐、卫生、饮食……

1、祭祀。包括星辰崇拜、拜牛郎星、织女星、金牛星、有的还拜北斗七星。在家庙、祠堂、庭院拜列祖列宗,其活动有:点蜡、燃香、烧纸、鸣鞭、放炮、迎水、跳舞、唱歌、叩头、作揖、……

2、乞巧。乞望灵巧(包括坐巧、乞蛛丝、穿针乞巧、丢针乞巧),男在牛郎位前、女在织女位前、小儿在金牛位前乞巧,即乞心灵手巧、智慧聪明、才智双全。

3、祈愿。祈望生子、祈望幸福、祈望聪颖、祈望美丽、……包括很多内容,如:祈愿富贵子嗣、福寿安康、终成眷属、婚姻美满、……如梁代朝范《望织女诗》云:“寸情百重节,一心万处悬。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道出了青年男女瞻望牵牛织女二星的愿做相伴终身的比翼鸟的共同心声。

4、娱乐。“七夕”娱乐包括宴乐重大歌舞和音乐(如奏清商歌曲)。七夕游戏也很多,如:七娘会、供“摩诃罗”(梵文音译,用木、象牙、蜡、泥塑的小人儿——玩具娃娃。)、荼蘼架下相会、结扎巧姑、七夕香桥会、听牛女私语、请巧娘娘(请织女上坐)、迎巧、祭巧、拜巧、卜巧、送巧、验巧、……

5、卫生。“七夕节”卫生活动也很多,如沐浴、更衣、洗发、接露水、七夕储水(人们认为七夕前后的雨水是“织女泪”,是一种珍贵的吉祥水。)、曝衣、……(这里多说几句“曝衣”习俗。“曝衣”即晒衣服,避虫害。宋代徐铉、李昉、李穆编纂的《太平御览.韦氏月录》云:“七月七日晒曝,革裘无虫。”曝衣主要目的是让阳光杀死衣物中的害虫和细菌。历史上有不少诗说到“曝衣”,如:沈佺期《(唐)七夕》:“月皎宜穿线,风轻得曝衣。”杜甫《牵牛织女》:“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

6、食品。七夕食品款式很多,如:酒菜、点心、瓜果、巧果(即乞巧果,是油、面、糖、蜜混合做成的食品。)、江米条、巧芽面(豆芽面条)、巧酥、索饼(一种挂面)、饺子、蚕豆、花瓜(雕刻各种吉祥图案的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鸡鸭(有一种七夕吃的茜草熬的鸡最有名)、肉脯、……

7、饮酒。七夕节是带有点浪漫色彩的节日,所以得饮酒,而饮酒不限,白酒、红酒、果酒、糯米酒等皆可,但最好喝至微醺,似醉非醉、似晕非晕,最能表现“七夕”这个中式的“情人节”的“罗曼提克”情调。

(二)七夕习俗以“乞巧”为主。

乞巧,据记载,早在先秦就有妇女夜观织女乞巧的说法。南北朝齐武帝时期已设有“穿针楼”,唐代改为“乞巧楼”。下面引7则古人关于乞巧的文献记载。

1、明代罗欣所著《物源》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等七孔针,陈瓜果于亭,以乞巧。”这就是说七夕乞巧习俗在战国时期的楚国长江、汉水流域已出现。

2、刘歆《西京杂记》云:“汉采女常以七月七日夜,穿七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3、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中庭以乞巧。有喜子(蜘蛛)网于瓜上,以为符应。”

4、唐代的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乞巧楼》载:“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另,《开元天宝遗事.蛛丝才巧》也有关于唐明皇、杨贵妃和众多嫔妃、宫娥宴饮乞巧、蛛丝乞巧的记载。

5、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写民间“乞巧棚”云:“内摆五色丝剪成的仙楼,刻牛郎织女像及仙人等于其上,以乞巧。小儿则置笔砚纸墨于牵牛位前,书曰‘某乞聪明’;女孩则致针线箱笥(si,装东西之竹器)于织女位前,书曰:‘某乞巧’。”

6、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云:“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秀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阴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

7、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

从上述古人记载中,可以看出,“七夕”众多活动中,“乞巧”最盛行。《西京杂记》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以彩缕等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张灯结彩,搭乞巧楼、陈设瓜果,酒菜、祭祀牛郎织女二星,妇女儿童皆着新衣。唐朝乞巧已很盛行,如唐玄宗在宫中建乞巧楼,赐宫女五彩线、七孔针,在月光下将线穿过针孔谓之得巧。林傑(唐)《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和凝(五代)《宫词百首》:“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可见,唐代七夕已家家乞巧。

宋代“乞巧”更为盛行,王公贵族皆搭乞巧楼乞巧,普通百姓则搭建乞巧棚。市面还出现乞巧市,卖各种各样的乞巧物品,从古历7月1日开始就热闹非凡,一直到7月8日黎明结束。宋代诗人钱惟演《戊申所七夕》诗云:“欲闻天语犹嫌远,更结三层乞巧楼。”足见当时乞巧之盛况。宋代文人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七夕节物,多尚果实、茜鸡、摩合罗……妇人女子,至夜对月穿针,饾饤杯盘,饮酒为乐,谓之乞巧。及以小蜘蛛贮盒內,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少。”看,乞巧又是多么可爱有趣的活动,真乃情味盎然。

▲蛛丝乞巧。

(三)、“乞巧”形式。

七夕乞巧主要有3种形式:穿针乞巧、蛛丝乞巧、丢针乞巧。

1、穿针乞巧。妇女七夕月下望月穿针,谁先穿好7根线谓之得巧。古人有很多诗为证:如南北朝梁代诗人刘遵《七夕穿针诗》云:“岁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刘孝威(南朝.梁)《七夕穿针诗》:“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特缝合欢扇。”崔颢(唐)《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又如清人吴曼云《江乡节物诗》:“穿线年年约北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

2、蛛丝乞巧。七夕人们以小盒放置蜘蛛,次日看谁的蛛网又多、又圆、又正,谓之得巧。古代蜘蛛象征吉祥,同时蜘蛛织网又与织女织布有某种意象上的联系。蛛丝乞巧也有诗为证,如唐代诗人元稹《织妇词》云:“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刘言史(唐)《七夕歌》:“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佳夕。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3、丢针乞巧。丢针乞巧叫“丢巧针”(又名“丢针儿”)。(“丢巧针”,七夕妇女和女孩玩的一种游戏。即在水器中盛上水,将水膜(水浸湿的透明面膜)敷在薄薄的几乎透明的水上面,然后将绣花针放在水膜纸上,纸在水面轻轻摇晃,水膜上的绣花针就会在水底出现各种各样的影子。美丽的影子谓之“得巧”;不好的影子,谓之“拙征”,即不好之征兆。)

参考文献及注释:

①、(引自王明韵《郧西笔记》,载《人民日报》年8月19日24版。)

②、(参见袁广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载《人民日报》年7月4日9版。)

③、“乌鹊”,有两种解释:一说乌鹊是乌鸦和喜鹊。一说乌鹊就是喜鹊。

④、(《乌炳安、叶舒宪等专家共同倡议将七夕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见《中国艺术报》年9月14日3版“民间文艺专刊。”)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