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有四大“镇馆之宝”,
你知道有哪些吗?
在琳琅满目的馆藏文物里,
不少堪称国宝级文物,
其中有4件文物,
更是被称为“镇馆之宝”。
它们分别是
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
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越王勾践剑
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学过“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的名字,称得上是家喻户晓。
剑长55.7厘米,剑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造型精美、锋刃锐利,体现了越国铸剑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年12月,这把现在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
03:58曾侯乙编钟
在年之前,中国各地已经出土了40多套编钟。与这些编钟相比,曾侯乙编钟的数量最多(共65枚)、重量最重(达千克)、音律最全(十二律齐备)、音域最广(跨5个八度)、保存最好、音质最高、做工最精细,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03:43这样的文物,不光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是国家的“镇国神器”。
郧县人头骨化石
上世纪70、80年代,考古学家在湖北十堰地区的郧县、郧西县、房县等县,陆续发现了一大批猿人牙齿化石、石器、动物化石、陶器、骨器等,判定十堰地区属于早期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于年开始展开重点普查。
第二年的5月18日,考古学家在郧县青曲镇弥陀村发掘出土了一具基本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它的出现,不但证明了中国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还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缺环。
后来,这具人头骨化石被命名为“郧县人”,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所谓“元青花”,指的是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元朝时期所生产的青花瓷,以其精湛的工艺而享誉世界,又因为存世稀少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
年,考古学家对位于湖北省钟祥市的郢靖王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青花瓷、青瓷、青白瓷、金器和玉器,包括2件青花梅瓶。
其中一件叫四爱图梅瓶,在瓶身上绘制了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4幅文人雅图,釉色白中泛青,色彩青翠艳丽,是元青花中的上等之作。
大成武昌
出品
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武昌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来源
何仁勇视频来源
湖北省博物馆
投稿
dachengwuchang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