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北京湿疹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150598.html

浙江省嘉兴市某智能制造企业生产车间一角。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季晓莉近日,山东济南、浙江嘉兴、湖北、江苏等地涌现出了一批因地置宜优化营商环境的好案例,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实实在在地为企业着想,企业办事去繁取简,大大提升效率,为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山东济南:诞生诸多营商环境“第一”

当下,山东省济南市各区县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不断涌现,诞生了不少“全市首个”“全省第一”“全国第一”。

针对办理营业执照“填表难”问题,济南市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设计开发“市中好办事”智慧微服务平台,推出“口述办照”简易登记模式。窗口人员使用智能设备将登记信息录入智慧微服务平台后,系统自动生成申请材料,申请人通过智能设备完成实名认证和电子签名,整个过程只需要“动动嘴”就能办理营业执照,在全市率先实现个体工商户设立、变更、注销等业务全部“口述办照”。

济南市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一人一链一次办成”;在山东省首推“智惠导航”政务服务地图,首创ABC分类踏勘,率先成立“省会经济圈商事登记互认联盟”。

5月11日,济南高新区与粤沪苏鲁冀五省市30个开发区互签“跨域通办”框架合作协议,山东省内项、省外项高频事项实现异地办理。济南高新区的“数字保险箱”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广;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等多个省级权力事项顺利承接。

济南市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对接德州、淄博、聊城、泰安、滨州、东营等6个市的多个区县,举办首届省会经济圈政务服务“全省通办”签约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审批服务联盟启动仪式,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互通互办。

济南市天桥区市场监管局在济南市率先推行企业“休眠”制度,企业只要提交“休眠”申请,条件符合、材料齐全即可通过审批。为简化企业“休眠”业务办理,天桥区探索建立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企业“休眠”相关部门的互通联动机制,定期批量函告税务、人社等部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平阴县实施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除关系群体食品安全的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外,不论经营面积大小、企业规模大小,申办人均可选择通过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食品经营许可,在全国开了先河。申请人提出许可申请,审批部门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且书面承诺申请材料与实际一致后,审批部门将不再进行现场核查,当场核发经营许可证。个体食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下放至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可在就近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优质高效”。

济南经济开发区是济南市办事手续最简、审批最快的省级开发区。例如,区域节能报告通过后,通过实施区域节能评价,凡是济南经济开发区的项目进行节能审查,在不突破区域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对负面清单外的项目全部实行承诺备案管理,直接以节能承诺备案表替代项目节能报告,审批时限由3天变为即时办理。截至目前,经开区已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评价、建设项目压覆矿、地震影响6项评估评价工作,评估成果可供入驻企业共享。

浙江嘉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实践案例”

浙江省嘉兴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实践案例”已于日前发布,旨在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及服务企业案例,不断提高营商环境改革成效。

嘉善县推进长三角三地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携手青浦区、吴江区在信息报告、发票办理、信息查询等高频涉税事项上试点实现跨区域通办,其中绝大多数业务还可“足不出户”网上办。此后,海宁市与15省(含浙江省)42个市县区(含海宁市)实现多对多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覆盖了20多万在海宁市工作生活的外省人员及2万余在外创业的海宁人。

桐乡市以数字化赋能,打造浙江省首个县市级综合知识产权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桐知码”,为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知识产权查询、申请、交易、运用及保护等服务,真正实现“一码通”管理企业知识产权。

平湖市外资利用和外贸进出口连续18年名列浙江省“双十强”,打造了一站式县域外商服务平台,试点推出外籍人才工作、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双联双审”,在行政服务中心通过专窗专办模式,以公安、科技两部门间的数据内循环,实现涉外业务办理从“跑两地、跑多次”变为“跑一地、跑一次”。

为破解政务服务前端“咨询难”问题,嘉兴市南湖区全面整合全区咨询资源,开发线上统一咨询入口“政小云”,推出政务服务咨询热线“电小通”,打造现场咨询专窗“南小窗”,建立大厅主动服务“跑小问”,构建起全方位、多角度、全覆盖的“随E问”全场景政务服务新模式。

嘉兴市秀洲区依托“企业之家”在嘉兴市率先构建经济数字化治理新模式,通过诉求办理、政策服务、运行监测等,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方位服务,全面链接“三服务”2.0版,以具体的经济运行指标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湖北:“一业一证”“一事联办”让企业少跑路

近日,湖北省武汉光谷对首批15个试点行业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实现了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证准营,企业最多跑一次就能拿到行业综合许可证,解决了以往多头申报、反复填表难题。首批15个试点行业包括开药店、开餐馆、开超市、开KTV、开网吧等,均是与市场主体关联度高、生活中常见的业态场景。

宜昌市百余家企业信用修复“当日毕”。零见面,即刻受理,即刻审批,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修复“一网通办”平台,宜昌市失信企业彻底告别过去信用修复“只能线下办理,需提交6项材料,经过3级核审,跑4个部门,1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历史。

年,湖北省推行了9项“一事联办”,年新增10项,同时先行试点项。例如开超市,涉及到市场监管、城管、烟草等多部门,如今作为试点地区的宣恩县提供套餐式服务,开启“一窗收件、联合现勘、一标审批、同步发证”的服务模式,申报材料由49项精简到3项,13个环节简化到申请和现场勘验2个环节,审批时限由11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小超市现场就可办结全部证照。宣恩县“我要开超市”已上线至湖北省政务服务网,系统根据市场主体所开超市类型,自动生成申请表,审核通过后证照可以选择邮寄到家。

年5月,鄂州市成为湖北省“我要开饭店”一事联办试点。鄂州市行政审批、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消防救援等部门的首席审批官多次梳理流程,申报材料由原来的34份压减到14份,办理时间由原来的31个工作日压缩到10日内,办理流程由原来的16个合并成4个,还能全程网办、零跑路。

郧西县推出“码上办”实行“一事联办”之前,办理“我要开劳务派遣公司”许可,至少要3个环节、提交11份资料、跑腿2次以上,历时36个工作日。现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