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是东亚雁鸭类、东北亚鹤类和澳大拉西亚鹬类迁徙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重要的候鸟栖息地、越冬地和停歇地。
近年来,湖北省以提升栖息地质量为根本,着力夯实调查监测工作,凝聚社会共识,多措并举,依法保护,省域内鸟类资源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的态势。
爱鸟护鸟
近年来,湖北省把水鸟同步调查作为日常性工作重点研究部署。自年起,连续7年开展越冬水鸟同步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全省所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和重要湿地,实现调查区域全覆盖,并在47个重要湿地布控监测平台,接入林业智慧感知平台,对鸟类实行实时可视化监测。
据统计,湖北省现有鸟类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一级27种,二级种)。武汉市自年起组织专班常年开展境内鸟类监测,每月刊印鸟类监测月报。
龙感湖、网湖、沉湖自然保护区在每年冬候鸟迁徙、越冬时节,坚持每天监测。黄冈市、黄石市、恩施州、随州市、天门市等地以不同形式出版或者编印了《鸟类图鉴》。
持之以恒的制度建设和全面完善的保护机制必不可少。
在加强法治机制建设方面,自年起,湖北省政府连续两轮批准发布了全省鸟类禁猎通告,禁猎全省境内所有野生鸟类,有效推动鸟类禁猎常态化。
在加强责任机制建设方面,湖北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鸟类保护领导责任机制和部门间野生动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把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纳入林长制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
在加强禽流感等疫源疫病防控机制建设方面,湖北在全省建立了83个疫病监测站。从年起,湖北省财政列出专项,每年拨付万元支持监测站建设。
不仅如此,为了加强候鸟护飞机制建设,湖北省重视候鸟护飞志愿者队伍建设,全省组建了8支护飞志愿者队伍,护飞队员近人;授予15个村为“爱鸟文明村”,签订“共建爱鸟护鸟文明乡村协约”。
近两年来,通过巡护、清除鸟网等形式,共救助鸟类余种余只。
此外,湖北省也在着力加强执法联动机制建设,每年候鸟迁徙和越冬期间,林业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海关、网信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候鸟保护巡护执法,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运输、贩卖、食用鸟类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护鸟类资源。
湿地保护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近些年,湖北着力在湿地保护修复上下绣花功夫,全省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小区)72个、国家湿地公园66个、省级湿地公园38个。
其中,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8处、省级重要湿地46处,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一、第三。湿地有效保护率达52.62%。共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个,修复退化湿地10.79万亩,实施退耕还湿19.16万亩,新增湿地面积7.77万亩。
随着湿地保护修复行动不断深入,每年到湖北省越冬的水鸟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
数据最能体现湿地保护修复的成效,据调查,年1月越冬水鸟数量是年同期数量的4倍多,全省个同步调查点,共记录89种水鸟,数量达只,种类增加了16种。
中华秋沙鸭、黑鹳、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分布区和栖息范围逐年扩大。
东方白鹳在网湖国际重要湿地栖息、繁殖;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眷恋湖北,在公安崇湖、武汉牛山湖、黄陂童家湖等地频频出现,种群数量达到只,占全球的45.3%。
品牌创建
为了营造全民参与、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湖北省通过举办大型宣传活动、轮流在全省17个市州举办“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科普鸟类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
在创新宣传方式方面,湖北开展鸟类保护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共举办各类宣讲活动余场,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举办鸟类摄影展30余场。
湖北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深度加强与电视台、报纸、广播等主流媒体合作。年3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了网湖救护东方白鹳的感人事例。
同时,注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