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就业能脱贫逐步能致富易地扶贫搬

        

???“以前的房屋倒塌了,父母常年在亲戚家居住,自己一个人在外打工担心老人,不出门挣钱又没有自己的窝,两头难受。现在扶贫政策好,给我一家子盖了两层楼房,想都不敢想我能住上这红砖粉白的房子。”年年底喜迁新居的十堰市竹山县擂鼓镇腰庄村村民全军感慨万千。

  年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帮助引导下,全军成立了鑫森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起平方米的猪场、平方米的牛棚,饲养生猪30只、秦川黄牛70头,带领1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湖北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始终坚持搬迁与脱贫衔接、安居与乐业并举、生产与生活同步。截至今年5月,湖北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时期31.84万户88.23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安置任务,累计建房.83万平方米,搬迁入住率达%,集中安置率达76.22%。99%以上的搬迁户实现了脱贫,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正在从“搬得出、稳得住”向“有就业、能脱贫、逐步能致富”转变。

  安居:建好房子,配好设施

  大别山,巴水河畔。居住着户人的武钢新村社区,是黄冈市罗田县规模最大的乡镇集中安置点。鳞次栉比的居民楼,干净整洁的街巷,医院、学校、超市……让三四年前还住在深山土坯房的村民感慨:做梦也没想到能在镇上有套房。

  社区落成后,新建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日常管理,成立了警务室、医务室,选配了18名楼栋长。居民们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凡是入住的群众,没有哪一个说不舒服。”武钢新村社区主任金国安介绍,为了照顾群众生活,社区还流转了30亩土地方便搬迁贫困户种植蔬果。如今,武钢新村不单是搬迁群众的脱贫房、安居点,更是他们的幸福垸。

  初到异地,如何保障搬迁群众出行、上学、就医、购物等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宜昌就近为每户农户落实一分园田、一个养殖栏圈、一个产业项目、一次技能培训、一个就业岗位,推行生产生活“五个一”。同时制定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网点、超市、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六便利”配套标准。全市落实养殖栏圈等各类生产用房间,落实生活园田块,建成医务室个。

  今年5月举行的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电视电话会议透露,湖北在易迁工作中建设道路.6公里、管网1.6万公里、污水处理设施1万个、垃圾处理设施1.5万个。还建起了所幼儿园、所学校、个医疗卫生设施以及一大批社区服务设施、综合活动室、文化广场。湖北省易迁办负责人表示,易地扶贫搬迁已进入到以做好后续扶持为主的新阶段。

  乐业:发展产业,扩大就业

  量尺寸、裁剪、缝纫……下楼就上班,与儿媳是同事,在扶贫车间每个月可以赚0多元。这让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搬迁户褚继菊感觉日子很有奔头。

  年年底建成的采花集镇安置点,有91户人,是五峰县最大的安置点。五峰县发改局副局长、易迁办主任关宇介绍,县里引进全俊制衣厂,面向易迁户开放缝纫工、手工、烫工等岗位,年带动安置点人均年收入实现可观增长。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产业后扶是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能发展、可致富”的关键。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十分注重利益联结。通过聘请有劳动能力搬迁户参与搬迁房屋建设,让搬迁户既得新房又有收入。此外,引导搬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行以奖代补等形式激励自我发展。年以来,全州新增特色产业基地万亩,其中年全州安置区新增茶叶种植11万亩、蔬菜5万亩、果园4.2万亩、中药材20万亩。全州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户,共计劳动力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的目标。

  郧西县针对“弱劳力”易迁对象,大力发展“兜底型”产业。针对“半劳力”易迁对象,大力发展“技能型”产业。针对“全劳力”易迁对象,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

  保康县坚持把产业发展贯穿整个规划编制、搬迁安置、脱贫路径等全过程,做到“挪穷窝”与“拔穷根”并举,把集中安置点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两峪乡双堰湾集中安置点,依托蓝莓种植合作社,发展蓝莓亩,带动搬迁户每年每户可增收元以上。

  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口,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湖北各地纷纷出台举措,推动贫困群众就业、助力农副产品销售,尽可能化解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冲击。帮一人就业,暖一个家庭。

    

栏目主编:顾万全张武

    

本文作者:光明日报

    

文字编辑:肖雅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3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