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关前裕
视频剪辑李小雪
通讯员郭军
00:27鄂西北十堰市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要娶媳妇到郧西,要吃大米到竹溪。”说的是郧西县姑娘长得漂亮,竹溪县盛产优质大米。自唐朝以来,产自竹溪县中峰镇彭峪沟村一带的大米就以“贡米”闻名全国,每到稻米成熟时节,数十人肩挑背驮,负囊朝贡,源源不断地送入京城,送上皇室和达官贵人的饭桌。
沃野千亩的贡米稻田
“贡米”诞生了千余年,却也“沉睡”了千余年。近年来,竹溪决策者重新挖出这一“金字招牌”,大力发展贡米产业,全县贡米全产业链总收入达到5亿元,带动10万农民致富。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竹溪贡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在彭峪沟村建立贡米文化产业园,发展文旅产业,观田野风光,享丰收喜悦,尝地道贡品……昔日的穷山沟,如今成为农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
生长在鄂渝陕三省交界的这一粒米,从卖大米的传统农业1.0版,到卖品牌的2.0版,再到如今“卖体验”的现代农业3.0版,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传统农业1.0版,皇家“贡品”香飘千年
秋收季节,竹溪天清气爽,景色怡人,位于竹溪县中峰镇彭峪沟村的万亩竹溪贡米满目金黄,稻穗飘香。稻田里,村民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抢收稻谷,一片繁忙景象。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边陲大巴山深处,在海拔至米之间的中峰镇彭峪沟村一带,林茂水清,环境洁净,生态优良,土质肥沃,加之独特的北区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不大,泉水灌溉培植,稻谷生长周期长,米质优良,清香沁脾。
村民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抢收稻谷
史载,公元年,唐中宗李显当政,可是皇帝还没做到一年,母后武则天收回皇位,将他贬为庐陵王,流放到千里之外的房县。李显带着家人,从都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途经竹溪县时,发现竹溪的地方官员早就在此迎候。当地的县令拿出当地最好的东西——中峰镇彭峪沟村生产的大米,热情招待皇宫中的贵客。
长途颠簸的李显,一路又渴又饿,吃了用彭峪沟大米做的米饭,大加赞赏。李显用此大米敬奉女皇,武则天吃后赞不绝口,当即就把该米封为朝廷“贡米”。李显重回长安当上皇帝后,仍忘不了竹溪大米的香甜,指定年年食用竹溪“贡米”。
直到明神宗当政时,竹溪大米被指定为皇家特贡--竹溪产异种“香稻”,加征“香稻”数十石,当地政府组织青壮年劳力千里迢迢挑米上京进贡,百姓苦不堪言。当时,出生于竹溪中峰镇的朝廷大臣徐成楚听说了家乡人的苦难后,就给当时的竹溪知县出主意:让他挑选背上长砣、颈上长包的丑陋之人挑米进京。徐成楚则暗中让同僚好友,奏请皇上召见那些千里迢迢一路辛苦来京敬贡的挑夫,皇上见纳贡的挑夫们个个面黄肌瘦、丑陋异常,就问为什么会这样?挑夫们就按照徐成楚事先嘱咐的答道:“启奏圣上,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自从前年干旱以后,我们吃了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就人人背上长砣、颈上长包,只能躬着身子走路、吊着颈包出气。”神宗遂宣令罢免此贡,免了乡民朝贡“香稻”之苦。
现代农业2.0版,地标产品全国闻名
年,在国有粮食企业改制的大背景下,竹溪人徐辉、李承乙先后成立湖北双竹生态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竹溪三元米业有限公司。
“我们觉得,不能端着金饭碗还到处要饭,一定要将‘贡米’品牌转化为金色果实,让当地老百姓都跟着我们享受到发展红利。”三元米业总经理李承乙说。
之后短短几年时间,两家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整合本地水稻资源。与水稻研究机构合作,研发统一标准提升水稻质量,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很快,企业销售额呈阶梯式增长,曾经“偏居一隅”的“贡米”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米质白如玉,色泽光亮的竹溪贡米
年1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布对“竹溪贡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竹溪贡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高了竹溪贡米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有助于加快贡米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竹溪贡米的市场竞争力,推动贡米产业的长足发展。
“直到年,我们的大部分市场都在省内,于是开始考虑如何让‘贡米’走出去。”双竹公司董事长徐辉介绍,公司组建销售团队,除了直供本地商超、门市部外,派出人员专攻西安、北京、武汉、深圳等外地市场。年底双竹公司省外销量达到总销量的60%,“本地市场大于外地市场”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
9月下旬,双竹公司近平方米的产品展厅内,货架上摆放着不同包装的大米,墙壁上集中展示了品牌历史、粮食科普、大米鉴别等内容。
从武汉前来的客商杨先生捧起晶莹光亮的大米赞不绝口:“竹溪贡米生长周期长、凝浆充分、内质丰富、米粒饱满,吃起来口感不一样……”
“从初步验收、清理,到谷糙分离、碾米、抛光,我们的每一粒大米都要经过14道程序才能包装入库。”徐辉介绍。
同样,三元米业积极搭车电商,利用淘宝、京东、扶贫平台等电商平台渠道优势,让“贡米”香飘全国。
据了解,目前,双竹公司和三元米业的年销售额均过亿元。两家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聘用工人、订单收购、金融扶贫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农旅融合3.0版,“卖体验”成网红景点
金秋竹溪,天朗气清,山峦葱茏。位于竹溪县中峰镇的贡米文化产业园里,周边鄂渝陕三省的游人慕名而来:观田野风光,享丰收喜悦,尝地道贡品……
稻田里,铿锵的锣鼓声与欢快的脱谷声,音声相合,声声悦耳。正收割稻谷的农民,或直起腰望向舞台,或猫着腰低声跟唱,人人心中充满丰收的喜悦,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金黄的贡米稻穗
稻田旁,醇厚的饭菜香乘着欢畅的车流,引人入胜,稻田客厅、彩色步道、稻田艺术画等网红打卡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旅游打卡,不同肤色、异样口音的八方游客沉醉其中,感悟着浓浓的乡愁,体验着农旅融合的现代田园休闲观光……
不远处的稻谷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穿梭,一台漏斗状的机器下方,洁白如玉、晶莹透亮的大米像流水一样,进入传送带上的包装袋,又被叉车装进货车,送往武汉、西安、深圳等地,进入消费者的厨房、餐桌。
近年来,竹溪县投资万元,依托竹溪贡米基地,以“有机、智慧、观光”为主题,打造集有机农业生产、观光体验、知识科普、健康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这里已成为全新网红打卡地。
“地还是这块地。过年这里还是农户分散自种水稻田。可如今却变成了农业大工厂,既带动了就业,又提高了单产,综合效益十分明显。”9月24日,正在贡米文化产业园智能温室里清理托盘的青草坪村村民李玉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农业产业园务工月工资多元,每年还有土地出租金,合作社分红,日子将越过越红火。”
“星期六星期天一般远点的要提前预订,稍微晚一点来的话,都没位置了,今年比过去基本上要翻个一倍,现在一年纯收入有二三十万块钱。”荷花客栈农家乐老板江涛喜笑颜开。
火爆的人气,推动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快速发展。
让田园变花园,让农民变产业工人、旅游服务人员。竹溪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喻泉源介绍:“依托竹溪贡米,让生产、生活、生态融为一体,让观光、休闲、购物互为补充,逐步把产业园变成观光园、文化园、欢乐园。”
据悉,截至年底,竹溪县贡米全产业链总收入达到5亿元,带动10万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上致富,户均增收元,实现了从一粒米到满畈香。
(图片由极目新闻记者关前裕通讯员郭军摄)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