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卖杂草一年赚4000万,杂草随处可见

草,对于农村的农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庄稼里,田地里,几天不打理,小草就能窜老高,让农民们不慎困扰。但对于湖北郧西县一对农村夫妇来说,草,那就是生财草,每年都能靠草赚万,那这草究竟有什么魔力呢,还能如此生财?事情要从20多年前说起。20多年前,28岁的汪令霞在建筑工地打工期间,观察到建筑工地和一些酒店里使用的扫帚正是他们农村里随处可见,不起眼的“铁扫帚草”。有这一发现的汪令霞立即与丈夫胡朝柱算了一笔账,别看这扫帚卖出去价格低廉,即使一把赚几毛钱,收入也是很可观的,更何况,扫帚这东西家家户户必备,就按老家人口来算,两万户人家,就算一家一年买两把扫帚,一年就能卖出0把,再怎么着也比在外打工强。夫妻俩一拍即合,在年,果断辞掉工作,回到老家郧西县,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夫妻俩分工合作,男主外,找客户,跑销售;女主内,在家扎扫帚。每天天不亮,汪令霞就要起来扎扫帚,扎到万家灯火通明的时候也还不停歇。为了保证质量,汪令霞每天只能扎几十把,一天结束下来,手掌被勒的通红。因为“铁扫帚草”梗条枯硬,汪令霞没有工具,只能用笨办法,用腰部力量勒紧扫帚条。常年累月下来,汪令霞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和脊柱炎。汪令霞在家扎扫帚的时候,胡朝柱在外面大街小巷跑销售也跑的风生水起,凭借他的吃苦精神,很快扫帚的需求量就翻了倍。不单在郧西县销售,还让这种不起眼的小草做的扫帚走出了国门。不久夫妇俩就告别了家庭小作坊,在年开办了工厂,年成立了恒达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拥有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平方米的仓库。“铁扫帚草”种植面积达到了亩。短短几年间,夫妇俩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到年,夫妇俩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了万,这在夫妇两人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除了自己富了起来,夫妇二人也没有忘记家乡的村民,真正实现了,一家致富带动全村致富。还帮助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也能靠自己的劳动自给自足。残疾人在农村想要有份工作养活自己很难,汪令霞除了给残疾人创造就业的机会还给他们提供一日三餐,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在车间旁边还搭出了几间房间供他们居住,为方便他们的出行还在厂区搭建了残疾人通行区。汪家学是他们本村人,8年前因挖煤发生矿难,导致失去了右腿。本是家庭顶梁柱的他突然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要抚养,那一瞬间汪学家感觉生活都失去了希望。后来他听说了汪令霞夫妇开的合作社能招残疾人,于是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合作社,跟汪令霞提出想到合作社来上班,汪令霞想到没想就同意了。现在已经是汪家学在合作社工作的第8个年头,不仅生活问题解决了,还建起了楼房。提起汪令霞夫妇,汪家学止不住的连说是汪令霞夫妇挽救了他的家庭。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日子越过越好。因为夫妇俩出生于农村看过太多农民困苦和残疾人的就业不便,因此在自己有能力后,力所能及的给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让留守的老人既能有钱赚养活自己,又丰富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一群老人每天有说有笑日子过的乐呵呵的。在外打工的子女也落得个安心,每个月汪令霞都能接到好多老人子女打来的问候电话,还能让老人们和外出的子女通上视频。汪令霞还给留守的孩子在加工车间旁边建起了个“小游乐园”,木马、积木、拼图,彩色的地垫……另一边,6排4列24张课桌椅整齐排列。每天五点,孩子们银铃般的嬉闹声就在那“小游乐园”响起。因为汪令霞夫妇不忘初心,才能有如此大的成就,还打造出了自己的多个品牌,如“胡扫匠”等,合作社还上了市。汪令霞还自主研究创新了各种工艺品,如:风铃、高粱秆画、痒痒挠、锅刷、床扫等,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具有实用性。汪令霞夫妇还开发创新了一种魔法扫帚销往欧美国家,在万圣节畅销。不起眼的小草竟有如此大的能量,不仅让曾经只是打工仔的夫妇做起了年入万的大老板,还在夫妇俩的带动下,实现了村民致富,解决了残疾人的生存问题。小扫帚,大能量。生活中不缺致富商机,缺少的只是自己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精神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在汪令霞夫妇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忘初心,才能越走越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