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市里出台这个方案,十堰人,你的收入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效

近日十堰制订出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的十堰县域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具体将采取哪些行动?

一起来看

力争县域GDP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5%

《方案》明确提出,从年起,力争3—5年实现以下目标。

县域GDP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5%,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提高到40%以上。力争1个以上县域单位进入湖北县域经济强县(市、区)行列,两个县域单位进入三类县(市、区)前列。

县域经济3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占比45%以上,第三产业占比4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在15%以下;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县域GDP比重达到38%,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占县域经济比重达到15%;县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5%。

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生态乡村创建,全市60%以上镇、村创建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

乡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全民共享,县域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资料图)

八大行动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堰将重点实施八大行动。

全域统筹县域发展行动

加快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建设和临空新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加快茅箭东城开发区东风商用车总装基地和专用车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张湾区与十堰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融合发展。

加快县域开发区(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发挥生态滨江新区区位优势,加快十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做大做强丹江口市水资源利用加工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中国水都,县域龙头”“湖北强县”建设。大力发展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清洁能源、绿色建材等产业,加快建成全域旅游景区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丹江口水库。

全域谋划项目建设。紧盯国际国内强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引进一批改变县域转型发展格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建立招商专家库、企业库、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产业集群培育行动

做大做强十大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进一步做优做强全市7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把十堰新能源汽车、丹江口水资源加工、郧阳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创建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

郧阳区梅铺镇粉丝厂的工人晾晒红薯粉。

培植10个市级“专精特新优”产业集群。依托县域绿色食品饮料、道地中药材、激素原料药、新能源、轻纺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培育10个适度规模产业集群,各产业集群培育1—3个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行动

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县域新兴产业、生态绿色产业。发展“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绿色制造、生态环保产业支持力度。加快绿色工厂、绿色设计、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绿色体系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沿江化工企业治理,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发展能耗低、无污染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节能节水新技术,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低碳化改造。

(资料图)

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旅专业小镇,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强“三线建设”等工业遗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形成“加工龙头企业+基地+电商+旅游”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

(资料图)

市场主体培育行动

促进大众创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众创空间。放开市场主体准入限制,实行“非禁即入”,精简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时效。

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施中小微企业“跃升计划”,对列入培育计划的中小微企业加大政策引导和帮扶力度,促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一批细分行业国家级、省级“隐形冠军”企业。

创新体系建设行动

实施“双百计划”。各县(市、区)围绕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培育家优势企业、打造个优质产品;实行一个企业一张问题清单,一个项目一个专家团队;设立专项基金,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制造业强县。

构建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3年行动计划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

加强品牌培育。实施名企、名品、名牌工程和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引导县域龙头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开展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名优特色产品创建,促进地域品牌、集群品牌共创共享,重点培育“武当道茶”“武当圣玉”“东风汽车”“丹江源头水”等重点地域品牌和产业集群品牌。

(资料图)

县域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继续改善农村交通路网。加快农村电网改造,降低直供电交易门槛。推进跨区域天然气骨干管网建设,加快县域天然气支线联网和储气设施建设,降低用气成本。建设城乡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信息系统。

(资料图)

加快县域物流中心节点建设。做好县域物流中心节点与物流枢纽、物流基地对接,形成市、县、乡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全要素保障行动

完善产业发展用地保障机制。支持县(市、区)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和旧厂房兴办生产性服务业。建立产业用地审批绿色通道,保障县域重点项目用地。

提高县域金融服务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在县(市、区)及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推广“政银保”合作模式。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争取省级财政“县域债券发行额度”。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后备库,支持企业通过增发股份、发行债券和股权质押融资等方式实现再融资。

(网络配图)

建立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落实《“武当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建立跨地域智库、专家委员会,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培育技术创新团队。

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出台的促进县域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行政审批事项,做到“一网覆盖”“最多跑一次”。

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政策扶持等方面公平对待市场主体。规范各类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降低用地、用电、用气、融资、信息网络等成本。

创优发展环境。加快县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市企业服务平台、投诉平台,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严格控制涉企检查。

(十堰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