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守护生态绘就蓝天碧水美画卷潇湘晨报

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洁道路串起田野与农房,村里枝头生出朵朵红梅。虽是隆冬时节,漫步郧西城乡,郁郁葱葱的常青树,清澈见底的河水,别具风格的湿地、农庄、景区小品,游人流连忘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郧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守这一理念,把守护生态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

郧西聚焦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各项举措落实落细落具体,全力实现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续写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这儿是我们的1号观鸟基地,现在河岸变绿了,水质变清了,水面上鸟儿的种类越来越多了。”看到郧西县城5条河流的环境变化,50岁的摄影爱好者贾庚春欣慰地说。

昨日下午,记者与郧西几位摄影爱好者一行,沿郧西城区的天河流域一路向汉江流域拍摄迁徙到郧西过冬的鸟类。在天河口湿地保护区,只见一群白鹭,或翱翔九天、或翩翩起舞、或卧波嬉戏。

在河边整理杂草的村民庹明章说,这里不光有白鹭安家落户,在附近田间和芦苇丛中,经常能看到羽毛鲜艳的野鸡、野鸭、鸳鸯等20多种不知名的鸟儿突然飞起。

不过,如果回到前几年,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河水发黑发臭,鱼虾几乎绝迹。

贾庚春介绍说,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证生物多样性。河水水质不断改善,适合鸟类生存,已经发现有多种珍稀野生鸟类在郧西境内栖。

“以前家门口这河坝,就是一些乱石堆,坝两边全是荒草地,没想到现在这么漂亮了。”郧西县观音镇黄土梁村村民汪令英说。

汪令英点赞的是村头这条河流的变化。当地实施河流综合改造,在加固河防、治理河道的过程中,将生态治理融入其中。生态治理工程包括河道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道路交通系统优化提升和饮水安全工程等,并配套建设区域内绿化、景观、文化旅游等设施。经过改造提升,如今河水清澈见底,远远近近点缀着观景亭,一派诗情画意。

郧西境内有大小河流条,河流总长.19公里。为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郧西投资4.49亿元,对金钱河、天河、麦峪河、仙河等流域实施水生态修复治理。推深做实河长制,制定了27条硬措施、5项工作督查制度,县、乡、村三级以“河长制”为抓手,定期开展河道管理巡查工作,清理整治乱占、乱排、乱捕等危害河江健康生命的突出问题,促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流管理保护目标。

聘请了多名河流卫生保洁员,对全县河流进行清淤、保洁。开展多轮“清水行动”,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进行治理。辖区汉江、天河等主要流域水质为优,天河口、夹河关、汉江三个国控断面和玉皇滩、水石门两个省控断面水质均符合标准,地表水达标率为%,出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

同时实施了多个环保项目,涉及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河流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了“厕所革命”,新改建生态厕所3万多座。完成了“绿满郧西”三年专项行动,推进了精准灭荒、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2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56.12%。

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三天门村天河源头仙河中线的河道管理员杨祖胜每周都要到河边巡查好几次。

杨祖胜坦言,以前河流无人看管,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自从河道有了保洁员,沿岸污染减少了,河水越来越清澈了。村里还大力推广经济林种植,近两年栽种白皮松1万多亩、核桃多亩,栽植二花多亩。“山上有树,地里有果。既保护水土,还产生经济效益。”杨祖胜说。

近年来,郧西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优良率88%以上。

“我们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主要突破口,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持续推进‘双十工程’和气、水、土污染防治,让郧西蓝天常在,碧水常流,净土永葆。”郧西总河长、县委书记张涛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